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全诗是什么?

风云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下峡

唐·郑谷

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江村月落正堪眠,树色苍茫云气起。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卒于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成年后更是才情横溢,与许棠、张乔等合称“芳林十哲”,郑谷的诗风清新通俗,多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渔家少年驾着小舟载我驶向下峡的江水,夜晚时分我前去寻找旧日的朋友谭子。

江边的村庄在月落之后正是安眠的好时光,树木的轮廓在苍茫的夜色中若隐若现,云气也开始升腾起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寻访友人的情景,首句“渔郎载我下峡水”点明了时间和行动,渔郎作为向导,载着诗人驶向下峡,次句“夜寻故人有谭子”则揭示了诗人的目的,他是为了寻找旧友谭子而来,后两句则描绘了江村的夜景,月落人静,树色苍茫,云气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诗人通过渔郎、峡水、江村、月落、树色、云气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郑谷一生游历广泛,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某个夜晚,他或许想起了远方的旧友谭子,于是决定乘船前往探访,在旅途中,他看到了江村的夜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下峡》,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流离失所,诗人在寻找友人的过程中,也寄托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