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杂感
宋·刘克庄
浪愁草草酴醾过,不道婷婷芍药来。
燕子初归人未老,一樽还酹夕阳开。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其作品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译文
不要因为酴醾(一种春花)匆匆凋零而徒增哀愁,未曾料到那婷婷的芍药花已悄然绽放,燕子刚刚归来,人还未至暮年,让我们举杯共饮,向着那夕阳下的美景致敬。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酴醾的凋零与芍药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更替的深刻感悟,前两句以“浪愁”与“不道”相对,展现了诗人从哀愁到惊喜的情感变化,后两句则借燕子归巢、人未老去的意象,传达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的花开花落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酴醾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芍药的盛开则预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巧妙地传达了面对生活变迁时应保持的乐观与豁达,燕子归巢、人未老去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挫折或人生的某些不如意,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春日花事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从容,以及他对生命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