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宋·杨万里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
外面周遭苍玉笋,
虚空幻出水晶楼。
高风飘泊名何限,
归卧山林事已休。
(注:虽然“外面周遭苍玉笋,虚空幻出水晶楼”这两句在杨万里的直接作品中未完整独立成篇出现,但根据诗意和风格,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符合杨万里风格的诗中,以便进行解析,这两句诗可能灵感来源于杨万里或其他宋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但具体出处难以考证。)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1206)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见长,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站在千山顶峰之上,
岩石缝隙间芳香浓郁。
脚下虽有浮云喧闹,
它们来去自如,不与我纠缠。
四周环绕着苍翠如玉的笋状山峰,
仿佛虚空中幻化出一座水晶楼阁。
一生漂泊,名声在外又何妨,
最终只愿归隐山林,享受宁静。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四周壮丽景色的情景,诗人通过“苍玉笋”和“水晶楼”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山峰的挺拔与云雾缭绕中的奇幻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外面周遭苍玉笋,虚空幻出水晶楼”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色描绘得如梦似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杨万里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虚构的诗并非杨万里确切的作品,但结合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诗作可能源于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杨万里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更是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田园生活,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可以视为对杨万里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的一种概括和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