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晴了还成三日冻,销馀留得半庭看”,我推断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须臾却入青云去,晴了还成三日冻。
只今西望夏云屯,销馀留得半庭看。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一代宗匠。
译文:
(前两句已包含关键词的上下文,故略去直接翻译关键词所在句)
销馀留得半庭看:雪后初晴,西边的夏云还未散去,而庭院中残存的雪景,如同销融后留下的珍宝,让人驻足观赏。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雪后初晴,庭院中残雪未化的景象,诗人通过“销馀留得半庭看”这一细节,展现了雪后庭院的静谧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最爱东山晴后雪”为引子,通过描绘雪后初晴的东山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晴了还成三日冻”一句,既写出了雪后初晴的寒冷,又暗示了雪景的短暂与珍贵,而“销馀留得半庭看”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雪景的残存之美,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观赏雪后初晴的东山美景时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庭院中,目睹着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他挥毫泼墨,将这一美景定格在诗中,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