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睡时愁可遣,春愁又向梦中来。全诗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愁

宋·杨万里

春愁只向花间遣,花落又愁春已晚。

只有睡时愁可遣,春愁又向梦中来。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作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

译文

春天的忧愁只能向花丛间派遣,但花儿凋落时又愁春天已近尾声,只有在睡觉时忧愁才能被暂时驱散,但春天的忧愁又在梦中悄然袭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春天愁绪的排遣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细腻的情感世界,前两句写诗人试图通过赏花来排遣春愁,但花落的景象又让他更加愁苦,后两句则进一步说明,即使在梦中,春愁也难以摆脱,表达了诗人对春愁的深深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春愁”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诗人以花为媒介,将春愁具象化,使得情感更加饱满而富有感染力,诗人巧妙地运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进一步强化了春愁的难以摆脱,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而富有层次。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反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加鲜明,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春天作为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春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一首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诗歌,通过深入解读和分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理念,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