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卖花声·怀古
宋·阿鲁威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变体(含关键词“薰笼供药较香些,引得蜂儿绕室哗”意境融入)
薰笼供药较香些,静室幽光映月斜。
引得蜂儿绕室哗,春意撩人梦未暇。
金谷繁华成旧梦,玉楼高处冷烟霞。
古今兴废空悲叹,独倚阑干看落花。
(注:此变体为根据要求虚构,原诗中并无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句子,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融入的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阿鲁威,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人,曾任翰林侍读学士,后出为参知政事,他善长散曲,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变体部分)
薰笼中供着的药物散发出比寻常更浓郁的香气,静谧的室内,月光斜照,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这香气引得蜜蜂在室内嗡嗡飞舞,春天的气息让人沉醉,连梦境都来不及编织,金谷园的繁华已成旧梦,玉楼的高处只剩下冷寂的烟霞,古今的兴废更替让人空自悲叹,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看着落花纷飞。
释义
薰笼:古代用来熏香或取暖的器具,供药:此处指放置在薰笼中用于熏香的药物,较香些:比平常更香,蜂儿绕室哗:蜜蜂被香气吸引,在室内飞舞发出嗡嗡声,金谷、玉楼:代指昔日的繁华与富贵,古今兴废:指历史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
赏析
这首变体诗通过描绘薰笼供药、蜂儿绕室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这种美好景象的背后,却是对金谷繁华成旧梦、玉楼高处冷烟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兴废、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悲叹,诗人以独倚阑干看落花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无奈并存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又有对历史沧桑的无奈与叹息。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变体诗并非阿鲁威的原作,但我们可以从阿鲁威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推测类似情感的来源,元代是一个民族融合与冲突并存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阿鲁威作为一位蒙古族文人,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感受,可能正是他创作类似题材诗词的动因,在这首变体诗中,诗人通过融入薰笼供药、蜂儿绕室的细节,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