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阁皂山
唐·张继
阁皂峰头半朵云,化为道士到吾门。
不须更问求仙术,且向人间作散人。
作者简介
张继,唐代诗人,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人,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脍炙人口,传诵千古。
译文
阁皂山的峰顶漂浮着半朵云彩,它仿佛化作了道士来到了我的门前。
无需再向我询问求仙的长生之术,不如就在这人世间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散人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阁皂山道士来访的情景,诗人以云化道士的奇妙想象,表达了对道士来访的欢迎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认为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仙术,不如在人间做一个自在的散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阁皂峰头半朵云”,既点明了地点——阁皂山,又通过“半朵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飘逸的氛围,次句“化为道士到吾门”,则通过道士化云而来的奇妙想象,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来访的喜悦之情,后两句则转而表达诗人对道家生活的看法,认为与其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不如在人间做一个自在的散人,这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阁皂山及其道士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阁皂山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是道教圣地之一,有着悠久的道教历史和丰富的道教文化,诗人可能是在游览阁皂山时,遇到了道士来访的情景,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充满神秘色彩和人生哲理的诗篇,诗人也可能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