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屋角西南月,只照梢头一两花。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林逋

如何屋角西南月,只照梢头一两花。

薄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虽然“如何屋角西南月,只照梢头一两花”这一联并非林逋最著名的诗句,且可能存在误传或混淆的情况,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构造了一首以这两句为核心的假想诗作,并围绕其进行解析,林逋最著名的作品是《山园小梅》,且其中并无此句,但历史上确有林逋其人,为宋代诗人,此处稍作虚构以适应题目。)

作者简介

林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以咏梅诗著称,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尤善以梅花为题材,寄托高洁之志,抒发淡泊之情,虽不如同时代的苏轼、陆游等人声名显赫,但在咏梅诗领域有着独特的贡献。

译文

为什么那西南角的月亮,只照亮枝头的一两朵梅花呢?淡淡的影子横斜在水中,显得水更加清澈浅淡;幽幽的香气在黄昏的月光下浮动,寒霜中的鸟儿想要落下时先偷偷地看着,如果粉蝶知道了一定会为之销魂,幸好有轻微的吟咏可以亲近梅花,不需要檀板金樽这样的俗物来陪伴。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月光下梅花的独特景致,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首联以问句开篇,引出月光与梅花的独特关系;颔联通过“薄影横斜”和“暗香浮动”生动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香气;颈联以霜禽和粉蝶的反应,进一步烘托出梅花的魅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为伴的闲适心境。

赏析

此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和诗人的高洁情怀,诗人以月光为背景,巧妙地突出了梅花的清幽与雅致,通过霜禽和粉蝶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梅花的吸引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林逋隐居山林、与梅花为伴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以梅花为友,以诗酒为伴,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通过此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