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老子厌凡山,别放潜环伏宝看。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李群玉

天知老子厌凡山,别放潜环伏宝看。

岩壑深藏千古秀,烟霞常护四时寒。

松风清韵飘丹桂,溪水潺湲绕碧潭。

此地人间真胜境,何须远访觅桃源。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性情淡泊,一生未仕,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寄情于山水之间,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译文

上天知晓我厌倦了平凡的山川,特意让我看到了这潜藏的奇环异宝,岩壑之中深藏着千古的秀美,烟霞常常守护着四季的寒冷,松风带着清韵飘过丹桂,溪水潺潺地环绕着碧绿的深潭,这个地方真是人间的仙境,哪里还需要远行去寻找桃花源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居之地的山水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凡尘俗世的厌倦,首句“天知老子厌凡山”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后三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居之地的清幽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天知老子厌凡山”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凡尘俗世的厌倦,又暗示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岩壑的秀美、烟霞的缭绕、松风的清韵、溪水的潺潺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结尾一句“此地人间真胜境,何须远访觅桃源”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他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和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厌倦了世俗的纷扰和喧嚣,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来寄托自己的心灵,在一次游历中,他发现了这个山水秀美、清幽宁静的地方,便决定在此定居,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