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世
唐·杜荀鹤
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
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晚年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风格质朴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杜荀鹤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一生未得显达,但始终关心民间疾苦,以诗为武器,抨击时弊,他的诗作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杜荀鹤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语言平易近人,深受后世诗人和读者的喜爱。
译文
半生追求的功名如同鸡肋一般无味,一生的道路曲折艰难如同九转羊肠,浮名浮利比酒还要浓烈,让人沉醉其中至死不醒。
释义
“半世功名一鸡肋”表达了诗人对半生追求功名的无奈和失望,觉得这些功名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平生道路九羊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一生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则进一步揭示了浮名浮利的危害,它们比酒还要浓烈,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至死不醒。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浮名浮利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半世功名一鸡肋”以鸡肋为喻,形象地揭示了功名的虚无和无味;次句“平生道路九羊肠”则以羊肠小道为喻,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曲折和艰难,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浮名浮利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杜荀鹤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社会黑暗,民生凋敝,他一生未得显达,但始终关心民间疾苦,以诗为武器,抨击时弊,这首诗正是他在历经坎坷、饱尝艰辛之后,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浮名浮利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