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夜渡惊滩有底忙,晓攀绝磴更禁当。
风前病眼频开阖,云里新愁易断肠。
瘦马行吟空自苦,孤猿啼处不胜凉。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路长。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夜晚渡过惊险的河滩究竟是为了什么匆忙?清晨又要攀登陡峭的山岭更是难以承受,在风中,我这有病的眼睛频繁地睁开又闭上,云层里的新愁绪让我心痛欲绝,骑着瘦马吟诗行走只是徒劳自苦,孤猿的啼叫声中更觉寒气逼人,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那月光洒满、松风阵阵的小路上悠然漫步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行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愁苦,首联“夜渡惊滩有底忙,晓攀绝磴更禁当”直接点出诗人夜渡险滩、晨攀绝岭的艰难行程;颔联“风前病眼频开阖,云里新愁易断肠”则通过病眼的开阖和新愁的断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身心疲惫;颈联“瘦马行吟空自苦,孤猿啼处不胜凉”以瘦马和孤猿为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尾联“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愁苦,诗中“夜渡惊滩”与“晓攀绝磴”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诗人行程的艰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不易,诗人通过“病眼”、“新愁”、“瘦马”、“孤猿”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尾联的“归田计”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前面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山行途中所作,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闲居乡间,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或闲居期间,因山行而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中的“夜渡惊滩”、“晓攀绝磴”等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也隐喻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挫折,而“归田计”的向往,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