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建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日日龙楼问寝时,鸡人未动漏花迟。
宫门深锁无行迹,唯有流萤伴夜啼。
(注:由于“日日龙楼问寝时,鸡人未动漏花迟”并非直接出自王建现存最知名的《宫词》全集中的某一首完整诗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宫词”中,以展现其意境,实际创作中,这样的组合是艺术性的再创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建,唐代著名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仕为官,历任昭应县尉、太府寺丞等职,王建的诗作以宫词最为著名,其宫词作品数量多且质量高,深刻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宫廷繁华的描绘,也有对宫女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是唐代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译文
每天清晨,当皇帝询问寝宫情况时,
宫中的报时人还未敲响晨鼓,漏壶中的花水也缓缓流淌,时间似乎变得缓慢。
宫门紧紧锁闭,外面的人无法窥见里面的世界,
只有那点点流萤在夜色中飞舞,伴随着宫女们的夜啼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清晨的一个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隐秘与孤寂,首句“日日龙楼问寝时”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皇帝每日清晨询问寝宫情况,体现了宫廷生活的严谨与规矩,次句“鸡人未动漏花迟”则通过报时人未敲响晨鼓和漏壶中花水流淌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时间的缓慢感,后两句则通过“宫门深锁无行迹”和“唯有流萤伴夜啼”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宫廷的封闭与宫女们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清晨的一个片段,通过时间的缓慢、宫门的紧闭、流萤的飞舞和夜啼的声音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繁华与规矩的一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漏花迟”既指时间的缓慢,也暗示了宫女们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与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王建的实际创作背景和宫词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唐代宫廷生活繁华而复杂,宫女们的生活更是充满了孤寂与无奈,王建作为一位善于描绘宫廷生活的诗人,他很可能通过观察和体验,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这首诗通过虚构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宫女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也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某些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