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怪崖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

千峰万壑不可度,唯有孤云时往来。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曾任新乡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以边塞诗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称,风格豪放,意境雄浑,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译文

那怪异的悬崖仿佛随时都要崩塌,倾斜的姿态让人抬头观看时心惊胆战,不敢完全睁开眼,周围是连绵不绝的千峰万壑,难以通行,只有孤独的云朵偶尔在这片险峻之地往来飘荡。

释义

“怪崖不落欹欲摧”描绘了悬崖的奇特与危险,它似乎摇摇欲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令人仰看怯眼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震撼,人们抬头仰望时,心中充满恐惧,连眼睛都不敢完全睁开。“千峰万壑不可度”描绘了周围环境的险峻与复杂,而“唯有孤云时往来”则以孤云的自由飘荡,反衬出怪崖的孤寂与难以接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怪崖孤悬、云雾缭绕的壮丽画卷,诗人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将怪崖的奇特、危险与孤云的自由、飘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突出了怪崖的雄伟壮观,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诗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颀辞官归隐之后,他在游历山水之间,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从而产生了创作灵感,怪崖作为自然之奇景,激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成为他表达人生感悟和追求自由情怀的载体,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