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墨竹图

宋·文同

墨池漾出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雨过风来俱不动,纸屏吟对好须臾。

作者及朝代

作者: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北宋画家、诗人。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文同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以画墨竹著称于世,他的画作风格独特,笔墨简练而神韵生动,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品多抒发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译文

墨池荡漾出千百根竹梢的影子,浓墨处更加浓郁,枯笔处更显干枯,无论是雨过还是风来,这些竹子都岿然不动,我在纸屏前对着这幅墨竹图吟诵,真是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文同所画的墨竹图,首句“墨池漾出千梢影”形象地描绘了墨汁在池中荡漾,仿佛映出了千百根竹梢的影子,次句“浓处还浓枯处枯”则强调了墨竹图中浓淡相宜、枯荣并存的笔墨特点,后两句则通过“雨过风来俱不动”和“纸屏吟对好须臾”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墨竹图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文同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诗中“浓处还浓枯处枯”一句,既是对墨竹图笔墨特点的准确概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和风格,不为外界所动,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真实、自然、生动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文同的这首《墨竹图》诗是在他创作了一幅墨竹图后所作,作为一位以画墨竹著称的画家,文同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他通过这幅墨竹图和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的追求和风格,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普遍追求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抒发,文同的这首诗和画作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