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鹰
唐·杜牧
轻羽翦翯形若生,
素绡低映玉泓清。
风霜凛冽气萧疏,
貌得肃杀寒林情。
貌得肃杀寒林晚,
回翔应近秋山顶。
若遣明年无种子,
却愁闲杀雨和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他的散文也颇负盛名,尤其是《阿房宫赋》更是传世名篇。
译文
轻盈的羽毛被精心剪裁,画鹰栩栩如生,
白色的丝绸画布上,清澈的水波映照出鹰的英姿。
风霜凛冽,鹰的气质萧疏而威严,
画中的鹰捕捉到了寒林中肃杀、凄清的氛围。
画中的鹰仿佛正翱翔在秋日的山顶,
如果让这画中的鹰明年没有猎物可捕,
那恐怕会愁坏了那无用武之地的雨和风。
(注:最后一句为比喻,意指若鹰无猎物,则自然界的雨和风也显得多余和无用,实际上是对画鹰生动逼真的赞美。)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鹰图,展现了鹰的威严与气势,以及画家高超的技艺,诗中“若遣明年无种子,却愁闲杀雨和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画鹰的逼真程度,仿佛它真的能捕食,否则自然界的雨和风都会因无用而感到愁苦。
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通过对画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对鹰的深刻理解与高超技艺,诗中“轻羽翦翯形若生”等句,生动描绘了画鹰的羽毛、姿态和神韵,使读者仿佛能看到一只活生生的鹰,而“若遣明年无种子,却愁闲杀雨和风”的夸张手法,更是将画鹰的逼真程度推向了极致,使全诗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看到李愬所画的鹰后,有感而发创作的,李愬是唐代著名的画家,以画鹰著称,杜牧在欣赏了李愬的画鹰后,被其精湛的技艺和画鹰的生动逼真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李愬的画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对艺术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