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峡山高尔许,看来只恐是天低。全诗是什么?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峡山

宋·杨万里

未必峡山高尔许,看来只恐是天低。

云开日出千峰秀,雨过风清万壑啼。

身在乱峰深处行,心随流水尽东西。

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迷。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

译文

峡山未必就有那么高,看起来只是天空显得低了,云开日出时,千峰秀丽如画;雨过天晴后,万壑间鸟鸣声声,我身在乱峰深处行走,心却随着流水任意东西,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在月满松风的小径上自在迷醉。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峡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通过夸张的手法,以“天低”来衬托峡山的高峻;颔联则具体描绘了峡山的自然美景,云开日出、雨过风清,千峰万壑,美不胜收;颈联写诗人身在峡山之中,心却随着流水自由飘荡;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峡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峡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未必峡山高尔许,看来只恐是天低”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峡山的高峻,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雄浑壮阔的基调,颔联“云开日出千峰秀,雨过风清万壑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峡山的秀丽和生机,颈联“身在乱峰深处行,心随流水尽东西”则通过诗人的亲身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尾联“何时得遂归田计,月满松风径自迷”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览峡山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波折和人生的困惑,而峡山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在游览过程中,他被峡山的自然之美所深深吸引,同时也对归隐田园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