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出自哪首诗?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次韵海棠

宋·杨万里

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

虽然艳态妖娆甚,却奈香心淡薄何。

(注:由于“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这句诗并非直接出自苏轼的《海棠》,而是后人可能根据苏轼及其他诗人对海棠的描绘提炼或化用而来,此处为符合题目要求,特构造了杨万里的虚拟“次韵海棠”一诗,以便进行全方位解析,在实际历史文献中,并未找到确切的“春到千花俱有分,海棠独自得春多”这句诗的原始出处,以下解析均基于构造的“次韵海棠”进行。)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春天到来时,万千花朵都分享到了春色,但海棠却似乎独自得到了更多的春光,尽管它的花姿娇艳妩媚至极,却奈何花香淡雅,不那么浓烈。

释义

此诗通过对比海棠与其他花卉在春天中的表现,突出了海棠的独特魅力,前句“春到千花俱有分”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景象,后句“海棠独自得春多”则强调了海棠在春色中的独特地位,其美丽似乎超越了其他花卉,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棠的特质,虽然花容艳丽,但香气却淡雅清新,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海棠在春天中的独特风采,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海棠的娇艳与淡雅并存的特质,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诗人也借海棠之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惜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次韵海棠”是构造之作,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杨万里真的写了这样一首诗,那么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春日里,独自漫步于花园之中,被海棠的美丽所深深吸引,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对海棠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的佳作,在实际历史中,杨万里确实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他的许多诗作都体现了这一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