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雨珠
宋·杨万里
雨丝拂水不曾沉,一一如珠一一明。
风卷残云忽开霁,半江瑟瑟半江晴。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译文
细雨如丝轻轻拂过水面却未曾沉入其中,每一滴都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忽然间,一阵风吹散了残云,天空放晴,江面上呈现出一半碧绿(因雨水而显得深邃)一半晴朗(阳光照耀)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江面景色,通过“雨丝拂水不曾沉,一一如珠一一明”生动展现了雨珠落在水面上的轻盈与明亮,如同珍珠般点缀其间,后两句则通过“风卷残云”和“半江瑟瑟半江晴”的对比,进一步描绘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江面景色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江面的美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前两句通过“雨丝拂水”和“如珠明”的比喻,将雨珠的轻盈与明亮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后两句则通过天气的变化,展现了江面景色的瞬息万变,既表现了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江南水乡时,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诗人,杨万里在游历过程中经常被江南水乡的美景所吸引,并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在某个雨后初晴的时刻,面对江面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他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