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愬画像

唐·白居易

先人手种一川松,为栋为杗似未中。

风韵应知似柏悦,威仪已觉似萧同。

庭前剑戟升腾气,壁上龙蛇欲去风。

会向蓟门看落日,只今谁是郭汾阳。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的诗歌,被誉为“诗魔”和“诗王”。

译文

前人亲手种植的一川松树,虽然可以作为栋梁之才但似乎还未到最佳时机。

这些松树的风韵应该如同柏树般令人愉悦,威仪也已觉得像萧何一样庄重。

庭院前剑戟林立,升腾着凛冽之气,墙壁上龙蛇般的笔画仿佛要随风而去。

将来我会在蓟门观看落日,看看如今谁是像郭子仪那样的忠勇将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愬(唐代名将,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的主要功臣)画像周围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对李愬的敬仰和期待,首句“先人手种一川松”既是对李愬家族背景的暗示,也寓含了李愬如松树般坚韧不拔的品格,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李愬的威仪和风韵,以及他作为将领的英勇和忠诚。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使得诗歌意境深远、韵味悠长,首句以松树为喻,既表现了李愬家族的深厚底蕴,又暗示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剑戟、龙蛇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李愬作为将领的英勇和威严,尾句则以郭子仪为榜样,表达了对李愬未来成就的期待和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李愬画像所作,李愬是唐代名将,曾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白居易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通过描绘李愬的画像和事迹,表达了对忠勇将领的敬仰和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和民族复兴的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