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出自哪首诗?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江悬径

唐·韦庄

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

行人莫向江头看,水急波翻欲破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悬崖峭壁紧贴着大江高达千尺有余,上头只有一条小路能让轿子通过。

过往的行人不要向江边张望,因为江水湍急波涛翻滚仿佛要冲破房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险峻的自然景观,绝壁临江,高耸千尺,仅有一条狭窄的小径可供通行,且这条小径狭窄到仅能容下肩舆(即轿子)通过,诗人提醒行人不要向江边张望,因为江水汹涌澎湃,波涛翻滚,似乎随时可能冲破岸边的房屋,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自然力量。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画卷,前两句“绝壁临江千尺余,上头一径过肩舆”直接点出了自然景观的险峻,通过“绝壁”、“临江”、“千尺余”等词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高耸入云、江水滔滔的壮丽场景,而“上头一径过肩舆”则进一步突出了小径的狭窄与险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后两句“行人莫向江头看,水急波翻欲破庐”则通过行人的视角,进一步渲染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诗人以“莫向江头看”的告诫,暗示了江水的危险与恐怖,而“水急波翻欲破庐”则直接描绘了江水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壮观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震撼人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惊心动魄的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韦庄在游历过程中,目睹了一处险峻的自然景观,有感而发所作,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对社会的黑暗与自然的壮丽有着深刻的感受与认识,这首诗正是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