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的释义

春秋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夜东风

唐·李中

幸蒙晓月多情白,又遣东风抵死寒。

独坐小轩吟未了,梅花也合共君看。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字有中,号文洁先生,江西九江人,他才华横溢,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律,是南唐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李中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有幸得到清晨月光的多情照耀,它显得格外皎洁明亮;却又被东风无情地吹拂,带来了刺骨的寒意,我独自坐在小屋的窗前,吟诵着未完的诗句,梅花也应该和你一起欣赏这月夜的美景吧。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月光与东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首句“幸蒙晓月多情白”描绘了月光的皎洁与多情,次句“又遣东风抵死寒”则通过东风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独坐小轩吟未了,梅花也合共君看”则表达了诗人独自吟诵诗句,并希望与梅花一同欣赏这月夜美景的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月光与东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首句“幸蒙晓月多情白”以“多情”形容月光,赋予了它人性化的特征,使得月光显得更加温柔而富有情感,次句“又遣东风抵死寒”则以“抵死寒”形容东风的冷酷无情,与前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两句则通过诗人的独坐吟诵与对梅花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李中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南唐政权内部纷争不断,外部又面临强敌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清晨的月光与东风的寒冷,正好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敏感神经,使他产生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在历史上可能并不十分著名,但它所展现的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