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景

宋·陈与义

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

云开日出明如洗,更听莺啼三两声。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工于诗文,长于咏物,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译文

雨停风静,花柳映日而晴,忽然传来几声敲打窗户的声响,原来是几滴雨点落下,云开日出,天空明净如洗,此时更听到黄莺啼叫三两声。

释义

首句“雨罢风回花柳晴”描绘了雨后初晴,春风和煦,花红柳绿的春日景象,次句“忽然数点打窗声”则笔锋一转,以突如其来的雨点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变化,后两句“云开日出明如洗,更听莺啼三两声”则进一步描绘了云散天晴,阳光明媚,以及黄莺啼鸣的春日美景,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雨罢风回”、“花柳晴”、“打窗声”、“云开日出”、“明如洗”以及“莺啼三两声”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清新、明媚与生机,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动的意境,诗中的“忽然数点打窗声”也带有一种惊喜与期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动态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陈与义早年游历或隐居期间,陈与义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南宋初年的动荡,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关注,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心灵慰藉和宁静生活的愿望,诗中的“忽然数点打窗声”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遭遇的意外和变故,但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