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剌船又入峡山间,江水初平失恶滩。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小寒时节,勉强吃一点饭,靠着乌几,席地而坐,乌几已经破旧,缝了很多遍了,头上戴着褐色的帽子,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见蝶鸥往来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长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云,有一万多里,蓦然生愁,这次乘舟离长沙又入三峡,就找不到旧日去过的恶溪险滩了。
释义:
这首诗记述了诗人漂泊江潭、年老多病的境况,抒发了作者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感伤,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艰难苦恨和抑郁不平之情。
赏析:
此诗有诗、书、画合璧之妙,首联写舟中所见所感,颔联写暮春江畔花蝶飞舞、轻鸥飘荡的景象,颈联写舟中江上的美景,尾联触景生情,感慨前途茫茫,全诗语言自然凝练,风格苍茫沉郁。
诗中描绘了小寒时节作者在舟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愁苦,特别是“江水初平失恶滩”一句,既写出了江水涨平后航行的平稳,又暗含了作者历经艰险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春,离杜甫去世半年多,永泰元年(765年),严武卒,杜甫失去依靠,离开成都,扶病远行,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远离故乡,心情十分苦闷,此诗即是他小寒时节泊舟岳阳时所写。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舟中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意蕴和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