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绕新萦绿万蟠,架余篱剩复垂栏。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旧绕新萦绿万蟠,架余篱剩复垂栏”,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曹寅的《藤》,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清代:曹寅

旧绕新萦绿万蟠,架余篱剩复垂栏。

风吹雨洗原无恙,雪压霜欺岂畏寒。

野老采来供祭礼,诗人吟罢惜芳颜。

几回惆怅东阑外,月照花前独倚看。

作者简介

曹寅(1658年-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江宁织造、两淮巡盐御史,他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与康熙帝关系甚密,常奉旨为康熙帝南巡筹办接驾事宜,并多次随驾南巡,曹寅喜好诗词戏曲,曾主持刊刻《全唐诗》和《佩文韵注》,并著有《楝亭集》等。

译文

藤蔓旧藤新藤缠绕在一起,绿意盎然,如同万条蟠龙,它们从架子上蔓延到篱笆上,又垂落到栏杆边,风吹雨打对它们来说并无大碍,雪压霜欺也丝毫不能使它们畏寒,乡野老人会采摘它们来作为祭礼,诗人吟咏完毕也会怜惜它们的美丽容颜,多少次我独自在东边的栏杆外惆怅,月光照耀在花前,我独自倚靠在那里观看这些藤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藤蔓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姿态,首联“旧绕新萦绿万蟠,架余篱剩复垂栏”写出了藤蔓的缠绕和蔓延,绿意盎然;颔联“风吹雨洗原无恙,雪压霜欺岂畏寒”则表现了藤蔓的坚韧和耐寒;颈联“野老采来供祭礼,诗人吟罢惜芳颜”从实用和审美两个角度描绘了藤蔓的价值;尾联“几回惆怅东阑外,月照花前独倚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藤蔓的深情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以藤蔓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藤蔓的顽强生命力和美丽姿态,诗人通过“旧绕新萦”、“架余篱剩”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藤蔓的缠绕和蔓延;通过“风吹雨洗”、“雪压霜欺”等词语,表现了藤蔓的坚韧和耐寒,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从实用和审美两个角度描绘了藤蔓的价值,并表达了诗人对藤蔓的深情和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曹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作为一位与康熙帝关系甚密的官员和诗人,曹寅在仕途和生活中可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这些经历可能促使他更加关注自然和生命的力量,从而创作出这首以藤蔓为题材的诗,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曹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是基于对古诗词的一般理解和推测进行的解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