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小圃追凉还得热,焚香清坐读唐诗。
避喧心事何人解?倚仗临风三叹长。
作者及朝代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为淮海先生,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与黄庭坚并称“秦黄”,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传世。
作者简介
秦观生于仕宦之家,早年字太虚、汉沟,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号淮海先生、淮海逸士,世称淮海词人,秦观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尤爱诗词,他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太学学习,成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成为北宋文坛的杰出代表之一。
译文
手持竹杖来追寻柳树外的清凉,在画桥南畔依靠着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明月高悬,船上传来的笛声参差不齐地响起,风停了,池塘里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在小园里寻找清凉却仍然觉得热,于是焚香静坐,阅读唐诗,想要避开喧嚣的心事谁能理解呢?只能倚仗着栏杆,临风长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里寻找清凉之地的情景,他手持竹杖,来到柳树外寻找凉爽,最终在画桥南畔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胡床休息的地方,他听到了船上传来的笛声,看到了风停后池塘里荷花的香气四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觉得热,于是焚香静坐,阅读唐诗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他感叹自己的心事无人能解,只能独自倚仗临风长叹。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纳凉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事的无奈,诗中“携扙来追柳外凉”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寻找清凉的急切心情;“月明船笛参差起”一句,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小圃追凉还得热”一句,则巧妙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焚香清坐读唐诗”一句,则展现了诗人通过阅读和冥想来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秦观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创作的,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偏远地区,生活十分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事的无奈,通过描绘夏日纳凉的情景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和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升华,使得这首诗成为秦观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