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全诗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边塞诗,风格豪放,语言雄浑,对后世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李颀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批判。

译文

白天登山观望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

风沙弥漫掩映着巡逻的刁斗,公主幽怨的琵琶声四处传播。

万里远征营寨荒凉无城郭,雨雪交加与广袤的大漠相连。

蜜蜂飞过却找不到花丛,粮道断绝;蚂蚁爬行遇到水,归师受阻。

胡雁哀鸣夜夜不停向南飞,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遮断,战士们只能拼死随将军去远征。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蜂过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两句,以蜜蜂和蚂蚁的困境比喻军队的困境,形象地描绘了粮道断绝、归路受阻的艰难局面。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然界中的小生物为喻,生动地刻画了战争中的困境,蜜蜂找不到花丛,象征着军队粮草断绝;蚂蚁遇到水,则暗示归路被阻,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深刻,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艰难,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边塞战争频繁的时期,当时,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频繁发生战争,边疆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诗人李颀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于是创作了这首《军行》诗,以表达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