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友
唐·韦庄
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归心夜夜随流水,春意年年伴白云。
万里山川迷远近,一重风月醉平分。
何时共把闲中酒,细话前游与后文。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远在岭外的朋友寄信来感谢我这个故人,他没有寄来梅花,却寄来了炉中焚香,我的归心夜夜随着流水远去,春意年年伴随着白云飘荡,万里山川让人难以分辨远近,一轮风月让我们在醉意中共同分享,何时才能与你一同把盏闲饮,细细地谈论过去的游历与未来的文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重逢的心情,首联通过友人寄信和寄物的选择,展现了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以“归心”和“春意”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颈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万里的现实,以及他们在精神层面的共享;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共话往事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的“梅花不寄寄炉熏”一句,既体现了友人的独特情趣,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颔联的“归心夜夜随流水,春意年年伴白云”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颈联的“万里山川迷远近,一重风月醉平分”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万里,但精神相通、情感共鸣的深厚友谊,尾联的“何时共把闲中酒,细话前游与后文”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再次相聚、共话往事的强烈愿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学追求,他们虽然相隔万里,但彼此之间的思念之情却从未断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重逢的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追求,在晚唐至五代的动荡时期,这样的友谊和追求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