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扬州
唐·杜牧
好事主人酌诗客,风烟一眼到杨州。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上画楼。
鸾凤自飞云外去,龙蛇空锁洞中幽。
欲知此日登临意,且向樽前问酒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热情好客的主人宴请了我这位诗人宾客,一眼望去,风烟迷蒙中扬州城已近在眼前,楼台亭阁间芳草萋萋,令人迷醉,年年风雨中,我登上那画楼远眺,鸾凤自由自在地飞向云外,而龙蛇却只能空锁在幽深的洞中,若想知道我今日登临此地的心情,不妨向酒席间那位善于品酒的友人询问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访扬州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主人热情款待,诗人一眼望见了扬州城的风貌;颔联描绘了扬州城楼台众多、芳草萋萋的景象,以及年年风雨中登楼的情景;颈联通过鸾凤与龙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感慨;尾联则以问酒侯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扬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风烟一眼到杨州”一句,既写出了扬州的地理位置,又展现了诗人初见扬州时的惊喜之情,而“楼台处处迷芳草”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颈联的对比手法,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尾联则以问酒侯的方式,巧妙地收束全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杜牧在唐代晚期曾游历多地,其中包括扬州,扬州作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繁华景象和深厚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了杜牧,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扬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感慨,这些情感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