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的解释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沙溪

宋·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富有幽默感,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过了沙头之后,渐渐可以看到村庄的轮廓,地面变得平坦,江面也变得开阔,空气也变得温暖而清新,暗潮已经到来,但这一点却无人察觉,只有船夫才能从水痕中识别出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沙溪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过了沙头渐有村”和“地平江阔气清温”的描写,展现了从狭窄到开阔、从荒凉到有人烟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气温的逐渐升高和空气的清新宜人,后两句则通过“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的对比,突出了船夫对水流变化的敏锐感知,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沙溪一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突出了船夫的专业技能和敏锐感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体现了人文之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乘船经过沙溪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一段旅途的疲惫和孤独,但在看到村庄、感受到江面的开阔和空气的清新后,心情逐渐变得愉悦和轻松,他也对船夫的专业技能和敏锐感知产生了敬佩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代诗宗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底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