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瀑布
唐·白居易
穿石透林行不远,
只为水深难立脚。
翩然飞下却飞回,
半入空中半入溪。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水流穿石透林前行不远,
只因水深难以站稳脚跟。
轻盈地飞落却又回旋升起,
一半在空中飘荡,一半落入溪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首句“穿石透林行不远”描绘了水流在穿越岩石和树林时的坚韧不拔;次句“只为水深难立脚”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水流因水深而无法站稳脚跟的困境;第三句“翩然飞下却飞回”生动地描绘了瀑布飞落的轻盈与回旋的壮观;末句“半入空中半入溪”则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壮丽与多变。
赏析
这首诗以瀑布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壮丽与多变,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流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得瀑布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如“翩然飞下却飞回”一句,既表现了瀑布的轻盈与飘逸,又突出了其壮观与震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游历山水之间时,白居易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他目睹了瀑布的壮丽景象,深受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瀑布的诗歌,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还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即关注现实、关注民生、追求真善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