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履声再接连,更进一步百尺竿。的释义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高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尚书履声再接连,更进一步百尺竿。

楼头日暮斜阳尽,云外风高雁影寒。

壮志未酬心不已,浮名易得梦难安。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诗作流传于世,风格多豪放不羁,常抒发个人抱负与对世事的感慨,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虽不算显赫,但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擅长以景寓情,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感。

译文

尚书大人的脚步声接连不断,仿佛他又要踏上更高的百尺竿头,高楼之上,日已西斜,夕阳将尽,云外风高,雁影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孤寂,我的壮志尚未实现,内心无法平静;世间的虚名虽易得,但真正的梦想却难以实现,让人难以心安,不知何时才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下的那份宁静与自在。

释义

“尚书履声再接连,更进一步百尺竿”两句,以尚书(古代高级官员)的脚步声为引子,象征其仕途的步步高升,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楼头日暮斜阳尽,云外风高雁影寒”则通过描绘高楼日暮、斜阳尽逝、云外风高、雁影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壮志未酬心不已,浮名易得梦难安”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竟事业的执着与对虚名浮利的淡泊。“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闲”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自在生活的渴望。

赏析

此诗以尚书脚步声为起兴,巧妙地将个人追求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中“楼头日暮斜阳尽”等句,以景寓情,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壮志未酬心不已,浮名易得梦难安”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不羁之气,又不失细腻婉约之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困境之中,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理想的遥不可及,诗人不禁心生归隐之念,希望通过归隐山林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此诗既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发,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反映了唐代中晚期士人阶层在仕途与归隐之间的复杂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