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史君
唐·韦应物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今朝忽见降明诏,便别青山入九天。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在仕途上虽历经波折,但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其诗歌中常流露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在我所在的州里,史君已经任职五十年了,从未被朝廷征召到京城任职。
今天忽然接到朝廷的明诏,他便要告别这片青山绿水,前往京城赴任高官。
释义
“吾州史君五十年”描述了史君在本地任职时间之长,表达了对史君的深厚感情和对其贡献的认可。“不曾召节来日边”则暗示了史君虽才华横溢,却长期未得朝廷重用,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今朝忽见降明诏”是转折,说明史君终于得到朝廷的赏识,被征召入京。“便别青山入九天”则是对史君即将离开此地,前往京城高就的描绘,同时也隐含了对史君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史君的深厚情谊和对史君即将离任的感慨,前两句通过“五十年”和“不曾召节”的对比,突出了史君的忠诚与未被重用的遗憾,为后文的转折做了铺垫,后两句则以“忽见降明诏”和“便别青山”的对比,展现了史君命运的突然转变,既表达了对史君才华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史君即将离开此地的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任职某地期间,史君作为他的同事或上司,在当地任职长达五十年,深受百姓爱戴,尽管史君政绩卓著,却一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韦应物对史君的遭遇深感同情,同时也对史君的才华和为人深感敬佩,当史君终于接到朝廷的征召,即将离开此地前往京城任职时,韦应物便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史君的深厚情谊和对史君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不仅是对史君个人的赞美和祝福,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