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七夕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七夕绝句
宋 杨万里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天孙懒困抛云机,
却倩月姊看残丝。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富有幽默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形成独特的“诚斋体”。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反映农民疾苦,抒发爱国情怀,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后人喜爱,在政治上,他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曾任官多地,政绩卓著。
译文
一道鹊桥横跨在银河之上,显得渺小而遥远;
成千上万声玉佩的清脆声响,伴随着仙女们轻盈地走过。
织女因为懒惰困倦,抛下了织布的云机;
却请来了月宫的嫦娥,帮她观看那未织完的丝线。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展现了织女在忙碌的织造工作之余,也有偷懒放松的一面,她甚至请来了月宫的嫦娥帮她看管未完成的织锦,充满了生活情趣和想象力。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民间传说与神话元素,通过“天孙懒困抛云机”一句,赋予了织女人性化的特征,使其形象更加鲜活可爱。“却倩月姊看残丝”一句,又巧妙地引入了嫦娥这一角色,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趣味性,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描绘,又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于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如搭建鹊桥、乞求巧艺等,杨万里作为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对民间传统和节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七夕节日的喜爱,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在创作此诗时,杨万里可能正处于一个相对闲适的状态,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点滴,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