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的释义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天上,棹舻似星间。

畏景生云际,斜光落树前。

儿童争识鸟,列坐绿池边。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遥见寻沙岸,回头下岭峦。

松根已结草,人迹尚留山。

童稚情亲乐,蓬华意已阑。

相寻两不遇,空欲出林还。

慵眠似小僧,安坐一蒲团。

解箨初闻籁,流梢欲满园。

闲居日清静,安坐体舒安。

况此松风下,萧条夏亦寒。

即事遣遥念,缅怀曩昔游。

池上今何有,桥边昔屡游。

蝉声犹未断,晚景自相留。

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孩子们啊,暂且不要急着回去,再停留一会儿,听听那风中蝉儿细细的鸣叫吧。

释义

“儿曹”指的是孩子们,“小住”意为短暂停留,“休归去”即不要回去,“更听”是再听一听的意思,“风蝉子细鸣”则描绘了风中蝉儿细微而悠长的鸣叫声,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挽留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

赏析

这句诗是白居易《池上早夏》一诗中的结尾部分,它以一种温馨而闲适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和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诗人通过“儿曹小住休归去”的劝留,展现了他对孩子们纯真天性的喜爱和呵护;而“更听风蝉子细鸣”则进一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大自然的细微之处,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整句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池上早夏》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池边早夏时节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边,感受着夏日的微风和蝉鸣,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也可能在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因此产生了对孩子们纯真天性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句诗在整首诗中只是结尾部分,但它却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温馨而闲适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