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半阴半晴
宋·王驾
一霎滂池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
轻寒轻暖斗时节,乍雨乍晴花命轻。
谢客未归春未老,一川芳草正青青。
作者简介
王驾,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吏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新颖,语言质朴,多抒写生活感受,在当时颇负盛名,著有《王驾集》。
译文
一会儿池塘里满是雨水,一会儿又放晴,屋檐间还残留着雨滴落下的声音,天气在轻寒轻暖中争斗,时雨时晴让花朵的命运变得轻飘不定,客人还未归来,春天也还未老去,河岸边芳草正郁郁葱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天气多变、时雨时晴的景象,以及这种天气对花朵和人们心情的影响,首句“一霎滂池一霎晴”直接点出天气的瞬息万变,次句“檐间点滴尚残声”则通过屋檐间残留的雨滴声,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变化,后两句则通过“轻寒轻暖斗时节,乍雨乍晴花命轻”表达了天气对花朵命运的影响,以及诗人对这种无常天气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天气的多变,以及这种变化对自然景物和人们心情的影响,诗人通过“一霎滂池一霎晴”的对比,生动地刻画出天气的瞬息万变,而“檐间点滴尚残声”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变化感,后两句则通过“轻寒轻暖斗时节,乍雨乍晴花命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花朵命运的同情和对无常天气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构思新颖,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驾归隐之后,在归隐生活中,诗人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和感受自然的变化,而春天的天气多变、时雨时晴的景象也给了他深刻的触动,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晚唐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更显得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