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玉带横天
唐·李峤
此去中原三里许,一条玉带界天横。
烟霞缭绕山头绕,碧水潺湲涧底鸣。
远望青峰如画里,近观草木似蓬瀛。
行人到此无他事,唯有吟诗赏景情。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李峤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李峤(约645年-约714年),字巨山,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侍郎等职,以文章著称于世,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政治抱负和人生哲理的抒发,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从这里前往中原大约三里远的地方,有一条如同玉带般的山脉横亘在天际,山间烟霞缭绕,山峰仿佛被云雾缠绕;清澈的溪水在涧底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远远望去,青翠的山峰如同画卷中的美景;走近一看,草木葱茏,仿佛置身于仙境蓬瀛之中,行人走到这里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有吟诗赏景,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条横亘在天际的山脉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中原大地的壮丽与神奇,诗人以“玉带”比喻山脉,形象地描绘了其蜿蜒曲折、如玉带般环绕天际的壮观景象,通过描绘烟霞缭绕、碧水潺湲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幽静与美丽,诗人以行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原大地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巧妙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将山脉、烟霞、碧水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诗人还通过行人的视角,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内容)
据传,这首诗是李峤在一次游历中原时所作,当时,他行至一处山间小径,远远望见一条山脉横亘在天际,如同一条玉带般环绕着四周,他被这壮观的景象所吸引,便停下脚步细细观赏,只见山间烟霞缭绕,碧水潺湲,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心生感慨,挥笔写下了这首《玉带横天》,以表达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与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