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幽径草庵边,行来兴自闲。
忽有石崖天半出,飞泉落处稍人烟。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何必求仙药,逍遥似隐沦。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淡雅,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与王维、孟浩然等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一条幽静的小径旁,有一座简陋的草庵,我漫步其中,心情悠然自得,突然间,一座高耸的石崖从半空中矗立而出,飞瀑从崖顶倾泻而下,那瀑布落下的地方,渐渐有了人家生活的气息,白云悠悠地依偎在静谧的小洲上,芳草萋萋,遮掩着那扇紧闭的闲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又何必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的仙药呢?像这样逍遥自在,就如同隐逸之士一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小径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幽径”、“草庵”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后两句则以“石崖天半出”、“飞泉落处稍人烟”等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人间生活的和谐共存,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行山所见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与人间生活的宁静。“忽有石崖天半出,飞泉落处稍人烟”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观,又巧妙地融入了人间生活的气息,使得整首诗既有山水田园的清新雅致,又不失人间烟火的温馨与真实,诗人还通过“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辞官闲居期间所作,在仕途失意后,他选择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在这段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诗作,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山间漫步时,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