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作意追胜境,入夜阻风还闷人。的释义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阻风

朝代:宋代

作者:宋祁

此行作意追胜境,入夜阻风还闷人。

浪涌船摇孤梦断,月高江阔万籁沉。

渔灯点点明沙渚,雁字行行写暮云。

欲问归期何处是,心随流水去无痕。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北宋官员、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其兄宋庠均有文名,时称“二宋”,宋祁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又撰《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其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译文

这次出行本是打算追寻那美丽的风景,却不料入夜后遇到大风,船只受阻,让人心生烦闷,波涛汹涌,船只摇晃,打断了我的美梦;月光高照,江面辽阔,四周万籁俱寂,渔火在沙滩上星星点点地闪烁,大雁排成行,在暮色中飞翔,仿佛在空中书写着诗句,想要问归期何时,却只见心绪随着流水远去,不留痕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行舟时遇到阻风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联点明此行目的与遭遇阻风的现实;颔联通过描写风浪、月光、江面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沉闷的氛围;颈联转而描写渔灯、雁字等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内心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江行阻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苦闷,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美好的出行愿望与现实的阻风困境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既孤寂又壮美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宋祁仕途不顺或游历途中,在宋代,文人墨客常通过游历山水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宋祁在江上行舟时遇到阻风,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阻风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