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出自哪首诗?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松江晴快

宋·杨万里

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

今朝风日都相借,始信人间有胜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富有幽默感,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每次来到松江总是不太高兴,因为何时曾遇到过晴朗明媚、清新脱俗的天气呢?今天风和日丽,大自然仿佛把所有的美好都借给了我,这才相信人间真的有胜过春天的美景。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松江美景的期待与偶遇晴好天气的喜悦之情,前两句“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表达了诗人以往到松江时常常未能遇到理想中的天气,感到遗憾;后两句“今朝风日都相借,始信人间有胜春”则描绘了今日风和日丽、景色宜人的美好景象,让诗人终于相信人间确有胜过春天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松江为背景,通过对比以往与今日的天气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前两句以“不欣”和“何曾”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以往未能遇到理想天气的失望与遗憾;后两句则以“都相借”和“胜春”两个词,描绘了今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松江期间,松江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杨万里在游历松江时,或许多次未能遇到理想的天气,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当他终于在一个晴朗明媚的日子里领略到松江的美景时,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松江晴快》,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和积极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