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联句
唐·皎然 & 颜真卿 等
(皎然句)静中林月照纱巾,
(颜真卿句)松风清夜拂尘琴。
(韩章句)孤云出岫本无累,
(裴迪句)去住飘忽似云流。
(陆羽句)幽意岂关名利事,
(释皎然再句)与君联句章末了,
(颜真卿结句)帝城锺动西峰晓。
作者及朝代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早年出入儒、墨、道三家,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在中国诗论史上有较高的地位。
颜真卿:唐代名臣、书法家,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 其他参与者如韩章、裴迪、陆羽等,均为唐代文人或茶圣,共同参与了此次联句活动。
作者简介(以皎然和颜真卿为主)
皎然:作为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怀,他的诗歌理论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大家,也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官员,在安史之乱中,他坚守节操,为平定叛乱做出了贡献,其书法成就更是被后世誉为“颜筋柳骨”之一,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静谧的夜晚,林中月光照亮了头巾,松风在清夜中拂过尘封的琴弦,孤云从山间飘出,本就无牵无挂,去留飘忽不定如同流云,这份幽静的心境哪里关乎名利之事,与你一同完成这联句,直到篇章的末尾,帝城的钟声响起,西峰迎来了拂晓。
释义
这首诗通过联句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静夜中的月色、松风、孤云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点明了时间的变化,帝城的钟声与西峰的拂晓,象征着世俗与自然的交融,也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联句的形式,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雅集与交游,每位参与者都用自己的诗句为整首诗增添了独特的色彩,皎然的诗句清新自然,颜真卿的诗句则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庄重,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诗中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文人之间的雅集活动有关,在古代,文人雅集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通过诗词歌赋的交流与创作,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与了解,此次联句活动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自然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悟,通过联句的形式,他们将自己的诗句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首完整的诗歌,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华与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