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注:“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这句并非原诗中的直接连续句子,而是根据诗意和类似表达进行的创意性组合与提炼,以体现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意境,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这样完整的表述,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创意性组合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情感,贾岛的诗歌多写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奇僻苦,追求字句的精雕细琢,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基于创意性组合的句子进行翻译)
我醉倒后自行安眠,而你则自在癫狂,路人们常常指着我们,说我们是超凡脱俗的仙人。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诗人与友人(或自己内心的两个面向)在醉意中各自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无论是醉眠还是癫狂,都显得那么自然、无拘无束,以至于路人都将他们视为仙人,赋予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意象。
赏析
这句诗通过“我醉自眠君自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或内心)在醉意中的自由与不羁,而“路人往往指作仙”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意境,将他们的状态提升到了超凡脱俗的层面,与世俗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
创作背景
虽然这句诗并非原诗中的直接句子,但我们可以从贾岛的整体创作风格和背景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灵感,贾岛一生仕途不顺,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使他更加向往山林隐逸的自在与宁静,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由、逍遥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种情感在这句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或许是在某个醉酒的夜晚,诗人与友人(或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在月光下畅谈人生、畅饮美酒,最终醉倒在这片宁静的山林中,而路人的指点与赞叹则成为了他们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最好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