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释绍嵩的《春日》,全诗原文如下:
春日
宋·释绍嵩
春光深浅没人知,
雨后郊原绿似期。
我正南归鴈北归,
柳条花片更依依。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留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译文
春光的深浅无人知晓,
雨后郊外的田野一片翠绿,仿佛与期望中的景色相符。
我正朝南归去,而大雁却向北飞回,
柳条轻摆,花瓣飘落,更添依依惜别之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雨后郊外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归雁相反方向的行程,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感慨和对离别的留恋。
赏析
首句“春光深浅没人知”以设问开篇,引出对春光的描绘,暗示春光的难以捉摸和美妙,次句“雨后郊原绿似期”通过雨后田野的翠绿,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绿似期”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喜爱。
三、四句“我正南归鴈北归,柳条花片更依依”则通过诗人与归雁相反方向的行程,以及柳条轻摆、花瓣飘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留恋和对春光的依依不舍。“依依”二字既描绘了柳条、花瓣的轻柔姿态,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不舍。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禅学修养。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得知具体的创作时间和地点,但从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春日里游历郊外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朝南归去,而看到归雁北飞、柳条花片依依的景象,触发了内心的感慨和留恋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春日》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感慨和对离别的留恋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