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与君上庐阜,都将砚水供瀑布。的释义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庐山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庐山高哉几千仞,烟霞深处难具陈。

何时与君上庐阜,都将砚水供瀑布。

松风涧雨相迎送,云气溪声互吐吞。

他日重寻旧游处,应知此老尚留痕。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其词作亦多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庐山高耸入云,高达几千仞,烟霞缭绕的深处难以详尽描述,什么时候能与您一同登上庐山,让我们把砚台中的水都用来浇灌那壮观的瀑布,松风与涧雨相互迎送,云气与溪声彼此吞吐交融,将来某一天,当我们再次寻找这旧游之地时,应该还能知道我曾在这里留下过痕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希望与朋友一同游览庐山的愿望,诗中通过“何时与君上庐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游历美好景致的期待,通过“都将砚水供瀑布”的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联以“庐山高哉几千仞”开篇,直接点出庐山的高峻,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颔联“何时与君上庐阜,都将砚水供瀑布”则通过设问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颈联“松风涧雨相迎送,云气溪声互吐吞”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色,通过松风、涧雨、云气、溪声的交织,展现了庐山的灵动与神秘,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怀念,使全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游览庐山后所作,庐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宗教氛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刘克庄在游览庐山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心中充满了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于是写下了这首《游庐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对庐山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作为南宋后期重要诗人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点。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