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垂柳

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

碧树千丝绦带舞,绿波万顷锦帆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唐彦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咸通末年进士及第,才高行洁,尤善五言诗,多佚失,彦谦与沈询、郑谷友善,其博学宏词,擢第居丽正殿赐宴,与沈询为同门生,著有《鹿门集》。

译文

垂柳绊惹着春风柔情蜜意,世间万物谁能比得上它的轻盈?楚王在江边无端地种植垂柳,想让宫女们学习垂柳的细腰,结果宫女们饿得面黄肌瘦,还是学不成,垂柳的枝条像线一样细长柔软,不贯穿成双的鱼儿,只贯穿成串的珍珠,碧绿的树上千条丝带般的柳枝随风起舞,广阔的绿波上锦帆舒展开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垂柳的轻盈柔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绊惹春风别有情”一句,写出了垂柳与春风的缠绵之情;“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则形象地描绘了垂柳枝条的细长柔软和珍珠般的垂挂。

赏析

这首诗以垂柳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垂柳的轻盈柔美,首句“绊惹春风别有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垂柳与春风的亲密关系,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世间谁敢斗轻盈”一句,用反问的方式突出了垂柳的轻盈无人能及,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垂柳的形态和特征,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一句尤为精彩,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垂柳的枝条比作细线,将垂挂的柳絮比作珍珠,形象地展现了垂柳的柔美与高贵,尾联则以广阔的绿波和舒展开的锦帆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垂柳的生机与活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有关,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诗人都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唐彦谦作为唐代的一位杰出诗人,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他通过对垂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感慨或思考,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已无从考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