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紫霄亭

唐·李中

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

云开日出千峰秀,风静林闲万籁清。

胜境自能留客醉,高吟何必问归程。

他年我若来游此,月满花前共一樽。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末至五代初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仕至水部郎中,李中一生多任小官,政治上并不得志,以诗文著称于世。《全唐诗》录其诗一卷,他的诗作多写个人生活及自然景物,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译文

一代名臣张右丞,在玉山之巅建造了紫霄亭,当云开日出时,千峰秀丽如画,风静林闲,万籁俱寂,一片清幽,这胜境自然能留住客人沉醉其中,高声吟咏又何必问归程何时,将来如果有一天我能来此游历,定要在月满花前与你共饮一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张右丞在玉山建造的紫霄亭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一代名臣”突出了张右丞的历史地位,“玉山头作紫霄亭”则点明了亭子的位置和建造者,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紫霄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其清幽宁静之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人,以人衬景,将张右丞的品德与紫霄亭的美景巧妙地融为一体,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紫霄亭的清幽与秀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名臣张右丞的敬仰之情,诗人还通过“胜境自能留客醉,高吟何必问归程”等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对张右丞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有关,张右丞作为一代名臣,其品德和功绩为后人所敬仰,而紫霄亭作为张右丞在玉山之巅建造的亭子,更是成为了当地的一处名胜,李中在游览此地时,被其美景所打动,同时也对张右丞的品德和功绩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张右丞和紫霄亭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