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烟波诗句里,一朝双看两州春。全诗是什么?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老向烟波诗句里,一朝双看两州春。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与韩翃、李端、司空曙、卢纶、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并称“大历十才子”,其诗多送别酬赠之作,擅写五言律诗,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风格清丽雅秀,部分作品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锦翅鹧鸪振翅高飞。

我已年老却偏爱在烟波中寻觅诗句,今日忽然看到来自衡州与潭州的两地春色。

释义

首句“湘江斑竹枝”描绘了湘江两岸斑竹的美丽景象,斑竹常被视为忠贞与哀愁的象征,这里可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次句“锦翅鹧鸪飞”则通过鹧鸪的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机,后两句“老向烟波诗句里,一朝双看两州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岁月流转中依然保持的诗意情怀。“一朝双看两州春”更是展现了诗人跨越地域界限,同时欣赏到两地春色的喜悦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斑竹、鹧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人以“老向烟波诗句里”自况,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仍对自然美景充满热爱,并乐于在诗句中寻找寄托,而“一朝双看两州春”则巧妙地展现了诗人跨越地域的视野与情怀,使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豁达与开阔。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钱起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历经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自然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湘江作为他游历或生活过的地方,成为了他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载体,在诗中,他通过对湘江两岸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情感与人生经历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诗意生活的情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与人生境界提升的文化传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