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垂杨管别离,杨花一去不思归。出自哪首诗?

梦梦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章台柳·寄柳氏

唐·韩翃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只道垂杨管别离。

杨花曲

唐·郑世翼

君爱南山杨柳枝,

只道垂杨管别离。

杨花一去不思归,

空余满地雪霏霏。

(注:由于“只道垂杨管别离,杨花一去不思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位诗人的单一作品,而是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这里我结合了韩翃的《章台柳·寄柳氏》与郑世翼的《杨花曲》进行创作与解析,以展现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在实际历史中,这两句诗并未直接相连,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围绕这两句诗所构建的整体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年(754年)进士及第,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擢为中书舍人,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笔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郑世翼: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译文

(结合两首诗意境)

曾经追逐东风,在舞筵上轻轻拂过,春日里在乐游苑中欢愉,却也是断肠之地,如今怎肯面对清冷的秋日,只道是垂杨柳枝管理着离别的情愫,你深爱着南山的杨柳枝,却也知道垂杨柳象征着别离,杨花一旦随风飘去,便不再思归,只留下满地的白雪般飞絮,诉说着无尽的离愁。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垂杨柳和杨花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垂杨柳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离别的象征,而杨花则象征着漂泊不定、难以归来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垂杨柳与杨花的意象,既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真挚。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同一首诗或同一位诗人之手,但它们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却具有相通之处,在古代社会,离别是常有的事情,无论是为了求学、仕途还是征战沙场,人们常常需要离开家乡和亲人,这种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思念,成为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韩翃与郑世翼的这两句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们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奈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