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池柳
宋·邵雍
池冰绽处才如线,
便有鸳鸯浮过来。
爱此绿波生细浪,
柳丝轻拂绿萍开。
作者及朝代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邵雍一生不仕,隐居苏门山,后定居洛阳,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其著作《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邵雍生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易经》,他虽未入仕途,但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思想体系,在理学界享有极高声誉,邵雍提倡“以物观物”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皆有其理,人应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其生活简朴,性格豁达,常以诗酒自娱,是北宋时期一位典型的文人隐士。
译文
池塘中的冰刚刚裂开,细如丝线,
就有成双成对的鸳鸯浮水而来。
喜爱这碧绿的池水泛起层层细浪,
柳枝轻柔地拂过,绿萍随之散开。
释义
本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池塘冰融、鸳鸯嬉戏、绿波荡漾、柳丝轻拂的生动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本诗以“池冰绽处才如线”开篇,既点明了时节——早春,又通过“才如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冰面初融的微妙变化,富有画面感。“便有鸳鸯浮过来”一句,以鸳鸯这一象征爱情的鸟类,增添了画面的温馨与生机,后两句“爱此绿波生细浪,柳丝轻拂绿萍开”,则进一步描绘了池塘的宁静与美丽,绿波、细浪、柳丝、绿萍等元素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春日画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创作背景
邵雍一生热爱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此诗可能作于其隐居苏门山或定居洛阳期间,正值早春时节,诗人漫步于池塘边,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遂写下此诗以抒发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诗人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