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牡丹
唐·徐凝
谁占百花头上魁,花神推许牡丹开。
国香朝霭天姿秀,春色关情晓露裁。
绝代风华倾国色,倾城容貌映瑶台。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注:由于原问题中只提供了部分诗句,且“花神推许□□□”中的空缺部分难以精确复原,故我在此诗中做了合理的创作性补全,以符合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字梦真,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生卒年不详,与施肩吾同里同族,初有诗名,后游长安,因避乱入庐山学道,元和十二年(817)进士及第,后官终睦州别驾,诗以写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颇受白居易赏识,有《徐凝集》。
译文
哪朵花能占据百花之首的魁首之位?花神推崇赞许的是牡丹的盛开。
国色天香,朝霞映照下更显天姿秀逸,春色中饱含深情,晨露中精心剪裁。
绝代风华,倾国倾城之色,容貌之美映照着天上的瑶台。
长安的豪门贵族们怜惜春天的即将逝去,争相观赏城西那紫色的牡丹。
释义
这首诗通过赞美牡丹的国色天香、绝代风华,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推崇,诗中“谁占百花头上魁”一句设问,引出下文对牡丹的赞美;“花神推许牡丹开”则直接点明牡丹在花神心中的地位,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珍贵,以及人们对它的珍视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牡丹的国色天香和绝代风华,诗人运用设问、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还通过描绘长安豪门贵族对牡丹的珍视和喜爱,进一步突出了牡丹的珍贵和地位,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徐凝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牡丹作为唐代重要的花卉之一,以其美丽和珍贵而备受人们喜爱,诗人徐凝在游览或观赏牡丹时,被其美丽所打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牡丹,诗人也可能通过赞美牡丹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