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外天容仍淡白,不愁树影不分明。的解释

风云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树影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树外天容仍淡白,不愁树影不分明。

斜阳忽转西廊下,一片清阴移过庭。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富有幽默感,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译文

树外的天空仍然呈现出淡淡的白色,因此不必担心树影会模糊不清,当夕阳忽然转到西边的走廊下时,一片清凉的树荫悄悄地移过了庭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树影与天空色彩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夕阳移动所带来的光影变化,首句“树外天容仍淡白”点明了天空的颜色,为接下来的树影描绘做了铺垫;次句“不愁树影不分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树影清晰的自信;后两句则通过夕阳的移动,进一步展现了树影随时间变化而移动的生动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树影与天空、夕阳之间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物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树外天容仍淡白”不仅描绘了天空的颜色,还暗示了时间的早晚,为全诗定下了宁静而略带清冷的基调,次句“不愁树影不分明”则通过对比和转折,突出了树影的清晰与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感知,后两句则通过夕阳的移动和树影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充满变化的自然环境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景物的感悟更加深刻,在闲暇之余,他常常独自漫步于庭院之中,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从中汲取灵感和慰藉,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散步时,看到树影与天空、夕阳之间的微妙变化,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文章下方广告位